如何正确地与人探讨

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:在互联网上表达不同观点时,很多情况下都会陷入“鸡同鸭讲”的境地,双方你来我往但谁也说服不了谁,最后闹得不欢而散,严重的还会互相人身攻击。总之,互联网上很和谐的辩论是比较少见的,因此才有了微博李鲆所表达的金句——多表达,少沟通,不争论,勤拉黑。

其实不是不能与人争辩,而是极少极少极少(重要的话说三遍)有人懂得如何正确地与人辩论。换句话说,辩论是一项门槛很高的技能。

《如何阅读一本书》有一节专门讲到读者如何去赞同和反对作者,我看了一下,这些原则其实也适合人与人之间的对话。我把它作为一个读书笔记分享在这里:

首先,在表达不同意见之前,作为反对方,要确保自己已经读懂了对方表达的意思,其中包括相互澄清了一些表达上的误解。

这一点看上去相当的显而易见,但有很大一部分的争论是处于这一层次的。如果双方对于语义的使用没有达成一致,交流从一开始就会出现偏差。

比如对方说:“所有人都是平等的”。你可能会认为他说的是人的智慧、力量和其他能力都是相同的,并以此为出发点去辩论,但其实他想说的其实是“每个人的政治权利是平等的”。换句话说,双方都要对概念的定义和文字上的应用没有意见时,才能谈到同意或不同意。

通过这一关之后,也就是当你了解了对方的意思,并相互澄清了误解之后,依然有不同意对方的意见,这时候分四种情况,即,有四种类型的反对意见:

1、你认为对方的知识不足
2、你认为对方的知识有错误
3、你认为对方的推论不合逻辑
4、你认为对方的分析不完整。

针对每一种反对意见都需要提供强有力的理由,否则就不要跳出来反对!
针对每一种反对意见都需要提供强有力的理由,否则就不要跳出来反对!
针对每一种反对意见都需要提供强有力的理由,否则就不要跳出来反对!

我们一点一点来展开来看。

1、你认为对方的知识不足。

说一个人知识不足,就是在说他缺少某些与他想要解决的问题相关的知识。注意,除非这些知识确实与讨论的话题相关,否则没必要做出这样的评论。

作为反对者,这时候要做的是,阐述出对方所缺乏的知识到底是什么,并告诉他这些知识如何与这个问题有关,如果他拥有这些知识会如何让他下一个不同的结论。

《如何阅读一本书》里举了个例子,作者认为达尔文写《物种起源》就缺乏基因遗传学有关的知识,因为这些知识是由孟德尔及后续者才研究证实了。所以这就是一个客观的评价。

我们也可以举一个互联网的例子,比如讨论某个新闻事件时,对方可能缺失了最新的进展更新,那么这时候就需要具体的指明。

2、你认为对方的知识有错误。

这种情况是在主张对方所说的事实其实是错的,或者观点是不可能的。
要做出这个评论,作为反对者,必须要能说明正确的知识是什么,或者能采取比对方作者更有可能性的相反立场来支持你的论点。如果无法做到这点,那么提出的反对就是无效的。

互联网上很常见的情况是,大家互相攻击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,但是却很少提到对方的观点到底错在哪里,为什么错了,自己的观点为什么又具“正确性”,反对和支撑的论据都不充足。图呈口舌之快。

3、你认为对方的推论不合逻辑。

这又分为两种情况:一种是缺乏连贯,也就是结论冒出来了,却跟前面所说的理论连不起来。另一种是,事情变化的前后不一致,也就是作者所说的两件事是前后矛盾的。

作为反对的一方,如果要批评这两种问题,就一定要能列举出精确的证据,而这种证据是作者的论点中所欠缺的令人信服的力量。

在出版物中,推论不合逻辑的情况比较少见。一本合格的书,很少会在推论上出现明显的错误,但一般人的对话过程中这种情况还是很常见,例如混淆了相关性和因果性,以及各种层出不穷的认知偏差。

4、你认为对方的论述存在完整性问题。

这种情况太高阶了,一般只出现在很专业的论述对话里。这里就不多说了。

书里有一段话我觉得写得特别好,摘录在这里:

“如果你说你读懂了,而你却找不出证据来支持前面任何一个批评点的话,这时你就有义务要同意作者的任何论点。这时你完全没有自主权。你没有什么神圣的权利可以决定同意或不同意。

如果你不能用相关证据显示作者是知识不足、知识有误,或不合逻辑,你就不能反对他。你不能像很多学生或其他人说的:“你的前提都没有错,推论也没问题,但我就是不同意你的结论。”这时候你唯一能说的可能只是你“不喜欢”这个结论。你并不是在反对。你只在表达你的情绪或偏见。如果你已经被说服了,就该承认。

如果你无法提出证据来支持你的批评点,但仍然觉得没有被对方说服,可能在一开始时你就不该说你已经读懂了对方的话。”

最后谈一下个人看法。

之前说过,中国传统语文教育提供的文本表达是以创意写作为主的,强调的是故事性、个人感受和抒情,对于论证和逻辑的要求不高,而大多数人走出校园之后又没有经过专门训练,因此在逻辑表达以及阅读理解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,这也是争论不断的原因之一。

另外,在微博这种开放的互联网平台下,大家上网的主要目的还是以娱乐消遣和搞流量搞钱为主,作为内容的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双方各有动机,很难形成友好探讨的氛围。如果想找人深度交流的话,可以找一些私密一点的付费社群,或者直接去看书籍和论文,就不要对微博上的讨论产生过高的期望了。

总之,互联网并没有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,文字本身也不必然就是沟通的桥梁。两者都只是工具而已,是工具就有两面性。能否利用好,还是看人的能力,而这种能力,是需要训练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