卡片笔记非常灵活,可以很好地配合我们的思想自由地驰骋。不管接受的内容是来自电影,短视频,谈话,还是公众号,我们需要做的,只是拿出一张卡片,把自己的思考写下来。
卡片笔记不仅操作简单,而且可以直观地衡量我们的收获和成长。因为每张卡片上只会写一个关键点,所以有几点收获,就会写几张卡片。这样一来,卡片积累的数量就成了我们成长的进度条。
这样的成长是扎实的。我们大脑里的某个想法可能转瞬即逝,但是在卡片盒里的思考永不忘记,新的想法会变成一张张新卡片。这就意味着,思考的成果是可以不断累积的。我们用卡片盒子的时间越久,里面成形的想法越多,我们思考结果的质量也就越高。同时因为里面信息彼此之间差异极大,所以很多之前看起来完全无关的想法,可能突然产生链接,孕育出意想不到的奇妙创意。
复利效应我们都知道,是指本来不多的钱在长时间不断利滚利之后,可以变成一笔巨大的财富。这个效应在卡片笔记法中也是成立的。我们每次记录的卡片,都可能推动下一次的思考。这样一来,卡片越多,我们越容易产生新的想法和思考。
面向自己来写笔记,而非面向读者。
曾经有一段时间,一直没搞明白为什么笔记大神Andy Matuschak专门提到,写常青笔记(evergreen notes)的一个原则是面向自己,而非面向读者。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,以及必要性在哪里?
随着我的笔记库里卡片笔记增多之后(1000+条),终于开始慢慢找到感觉了。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:面向自己而写与面向外部读者而写,两者所耗费的心力能量完全是两个等级的。
面向自己而写时,可以在思维之间快速跳跃,而忽略一些没有明确阐述(只在我自己脑子中)的概念,只专注于重要观点来表达。这时候突出的是自身知识网络中的灵感涌现,而完全可以忽略上下文背景。
而当面向读者来写时,则必须行文完整,阐述逻辑更细致一些,必须把每一个概念和观点的前后背景都交代清晰,这样才不会使读者轻易迷失。如此一来,这也增加了对自己来说相对无聊的工作而耗费更大心力,因而输出困难。
根据我不多的公开输出的实践来看,这两者之间的心力能耗显然是两个级别的。
因此,在日常维护自己的笔记系统时,最佳的策略只能是前者,即默认情况下只为自己而写。什么情况下例外呢?那就是写内容极度短小的文章时,或者非正式的分享场合。